专业简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于2010年新增专业。本专业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稳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本专业以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如下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新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锂离子二次电池、先进燃料电池和新型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设置,主要依托713贵宾会检测线路,跨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专业主要面向培养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以及新能源材料和器件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在新能源材料及其相关领域内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原理、固体物理导论、半导体物理、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材料科学基础。
特色课程: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及技术、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器件、燃料电池材料与器件。
专业平台:
本专业采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使本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学习逐渐具备鉴定、分析、制定和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工程问题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终身学习精神,最终培养出全面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技术技能,具备开发新能源材料、研究新工艺、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能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在不断开展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还将依托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为学生能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专业内涵: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电子技术基础、系统扎实的材料学基础理论,掌握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等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适宜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等相关产业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以及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也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管理或继续攻读材料学、新能源技术及交叉学科的研究生。